物业不是社区充电桩建设的拦路虎—专访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秘书长宋宝程

宋宝程:物业不是社区充电桩建设的拦路虎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北京好多消费者也积极行动起来,希望能买到一辆心仪的电动汽车。可是,却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能如愿买到新能源汽车,一个主要原因是充电桩建设难。有媒体把充电桩建设受阻的矛头直指小区物业。在充电桩建设过程中,物业究竟充当着怎样的角色?物业真的在为充电桩建设百般设阻,还是只是替罪羔羊?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秘书长宋宝程。

“物业关难过”是曲解

《物业之家》:受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技术存在缺陷等“先天不足”限制,电动汽车要想真正跑起来,要求消费者必须先解决充电桩问题。现实中,私人在社区建设充电桩时,却普遍遇到了物业关难过的问题,小区充电桩建设为何难过物业关?

宋宝程:物业配合、支持充电桩建设是义不容辞的事情,实际管理中,我们也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的进展,给予小区充电桩建设以大力支持,无论是我们行业协会还是小区物业管理者都在努力这样做。

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某些媒体不负责任、不符合事实的报道,导致社区居民在安装充电桩时,与物业沟通的难度被人为夸大。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就是近期《新京报》的一篇报道,指责物业阻挠小区居民安装充电桩,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但是,事实却完全不是报道那样的。实际情况是当事车主的充电桩为壁挂式的,可是其车位不临墙,而且距离电源较远,不具备安装壁挂式充电桩的硬件条件。物业了解到车主的需求和困难后,积极参与协调,帮车主把车位和其他业主进行了调换,最终促成了这位车主成功建桩。《新京报》记者的采访是通过我们联系的,但那篇报道对这些情况只字不提,反而对物业横加指责。我们已经向有关部门投诉要求媒体尊重事实,恢复我们的名誉。然而,报道已经发出去了,物业对充电桩建设“横加阻挠”的印象已经存留在不清楚事实的公众心间,负面影响在不断扩大。

这样不符合事实、曲解物业的新闻报道发生过不只一次,积累起来,公众就留下了社区建私人用充电桩难以获得物业支持的印象。这给我们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和不利影响,也不利于社区建充电桩建设的展开。实际上,在社区建私人用充电桩过程中,北京各级物业公司做了很多具体工作,我们不奢望得到公众的大力赞美,但是,我认为媒体在报道中尊重事实是最基本的,希望大家能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物业“有条件”支持充电桩建设

《物业之家》:社区居民建私人用充电桩的过程中,物业充当着怎样的角色?

宋宝程:我一直主张,在社区建私人用充电桩过程中,物业要“有条件”配合。这里所说的条件,是业主有固定停车位且能满足建设充电桩的需求;小区电容量满足充电桩的用电需求;还有就是要有安全保障。因为在停车位上建充电桩,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首先都涉及安全问题,尤其是消防安全;其次,建设充电桩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铺设电缆,在施工工程中也涉及安全问题。而且,带有强电流的充电桩也存在后期维护、磕碰、用电等等问题,这些都涉及安全。

为了保证小区建设充电桩的安全性,解决充电设施安装中的责任问题,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发布了《电动汽车自用充电设施安全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并推荐会员单位在业主安装私用充电设施时使用。这份《承诺书》明确了车主、物业公司、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充电设施安装企业的责任,减少了具体安装事项中各方协商、讨论的时间。

只要满足了以上三个件,我们呼吁会员单位都要积极配合业主建桩的需求,也得到了会员单位的普遍支持。目前,我们的会员单位基本上都认可我们的建议,只要车主符合这三个条件,社区物业都会积极配合其安装私人用充电桩。

《物业之家》:在物业公司看来,充电桩建设及后期维护过程中,安全责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是,充电桩在出厂前就已经作好了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真的涉及这么多安全责任吗?

宋宝程:现在市场上的充电桩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都有,而且功率也各有不同,用电安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虽然这些充电桩出厂前都会有各种安全测试,可是毕竟不是实际应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一旦这些充电桩建好了,真的进入使用环节,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预测,如果不明确安全责任,一旦出了事故恐怕会带来很多隐患。

举个例子,大前年年三十晚上,北京一个小区,不知道谁在小区内燃放烟花,火花溅落到一栋居民楼16楼空调外挂机上,因为外挂机上有杂物引起火灾,火从16楼一直蔓延到21楼。21楼那户居民家里的窗户碎了,火势顺着窗帘进入屋内,屋内所有东西都被烧毁了。当时因为很多人都回老家过春节去了,家里没人,物业协助消防部门展开了积极的救灾善后工作。我认为在这次火灾中,物业尽到了应尽的管理责任,可是21楼的业主却把物业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结果,法院最终判决物业承担主要责任赔偿30万元,16楼的居民负次要责任,赔偿10万元。类似这样的安全事故或者纠纷在物业的实际管理中有很多,往往都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这就要求物业服务公司事前明确好权责分工,避免发生事故或事故发生时无人承担责任。在涉及复杂电路及强电流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面前,我们不敢有丝毫马虎,明确安全责任是物业支持业主在社区建设充电桩的前提,这是非常必要的。

《新能源汽车新闻》:满足了上述三个“有条件配合”的条件,私人建充电桩就能100%拿到物业的通行证吗?

宋宝程:国家在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居民有实际用车需求,电动汽车作为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对环境保护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全社会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支持其发展,物业公司作为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一级机构没有理由不支持,我们协会也在积极推动相关事宜的进行。

我们参加起草了北京市住建委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物业管理区域能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安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物业需指定专人配合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和属地供电公司勘察现场,提供相关图纸或电源位置及暗埋管线走向,配合安装单位现场施工,配合办理用电变更手续。物业不配合安装自用充电设施的,或向购车人和安装单位收取额外费用的,由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房屋管理局责令改正,可对物业服务企业和项目负责人分别计分1分,情节严重的予以公开曝光。目前,我国物业行业采取分级管理制度,一旦被扣分,对物业公司的业务开展和品牌经营将产生很大影响。《通知》的这些要求对物业公司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建桩还要迈过车位关

《物业之家》:您认为,电动汽车社区建充电桩受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没有解决办法?

宋宝程:根本原因还是停车位的紧缺和电力容量不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建筑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停车位的缺失率在30%以上。也就是说,社区有100个停车位,实际上却有130辆车待泊,严重的供需不平衡加重了物业等停车位管理方的管理难度。与此同时,私人建电动汽车充电桩又必须满足有固定停车位这个先决条件,很多社区停车位不足,别说固定停车位,就是临时泊车都有困难。车主没有车位自然也就建不了充电桩。

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靠物业企业支持配合是远远不够的,物业企业只是社区车位的管理人,不是所有人,很多事项还需要产权人或者业主委员会决定。目前,还有一些人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重要性、充电设施的安全性等方面,认识、理解不够,我们建议新闻媒体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全社会都来支持这项工作。

在既有场地内要想解决停车位的难题,目前,建立体停车库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车位增加了,建充电桩的问题也就好说了。

北京市政府在大力推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先布点。我个人认为,先有车再建桩或许能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同时,可以让社区周边商业区充电桩和社区居民共享,让社区居民晚上可以到临近的商业区充电,这样既错开了企事业单位白天的充电需求,也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的问题。而且,相比较而言,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和商业区,建设充电桩比住宅小区操作性更强。

点赞(1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